微生物 水体中大肠菌群的检测
更新时间:2013-05-26 浏览次数:1786
所谓大肠菌群,是指在37℃培养24h 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兼性厌氧的革蓝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总称。主要由肠杆菌科中四个属内的细菌组成,即埃希氏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常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多管发酵法可适用于各种水样的检验,但操作繁琐,需要的时间较长。滤膜法仅适用于自来水和深井水,操作简单、快速,但不适用于杂质较多、易于堵塞滤孔的水样。
蛋白胨 10g,牛肉膏 3g,乳糖5g,氯化钠 5g,1.6%溴甲酚紫乙醇液 1.0mL,蒸馏水 1000mL,pH 7.2~7.4。
按上述普通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浓缩三倍配制,分装于有杜汉氏小管的试管中,每管5mL。
蛋白胨 10g, 乳糖 10g,K2HPO4 3.5g,琼脂 15~20g,蒸馏水1000mL,无水亚硫酸钠 5g,5%的碱性品红乙醇溶液 20mL,pH 7.2~7.4。
4、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培养基)(供发酵法平板分离用,3和4可任选一种)
蛋白胨10g,乳糖10g,K2HPO4 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2%伊红(曙红)水溶液 20mL,5%美蓝(亚甲蓝)水溶液13mL,pH 7.2~7.4。
(二)灭菌移液管、灭菌稀释水、试管、杜汉氏小管、革兰氏染色液、灭菌培养皿。
1、自来水取样:应在水打开放水5min ,再用无菌容器接取水样,待分析。如水样内含有余氯,则采样瓶灭菌后按每500mL水样加3%Na2S2O3.5H2O溶液1mL。
2、江、河、湖、池自然水体取样:可用采样器,采样瓶应先灭菌。采样后,瓶内应留有空隙。如果与其他化验项目联合取样,细菌学分析水样应采在其他样品之前。
若实验所测定的15支管中均为阳性反应,说明浓水样污染严重,可将样品进一步稀释后,再按上述方法接种、培养和观察。
将初发酵实验中产酸产气的后只产酸或只产气的试管中的培养物用接种环取少许,划线接种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平板上,为了确保获得分离的单菌落,须注意以下事项:
(3)先对试管轻击并使之倾斜,以免接种针挑取到任何膜状物或浮渣;
(4)划线时要用针尖的弯曲部分接触琼脂培养基平面.以免刮伤或戳破培养基。划线后培养皿倒置,于37℃培养18~24h。
经上述经染色为革兰氏阴性的典型菌落,用接种环刮取部分接种于盛有乳糖培养基的试管中,在37℃培养24h,阳性反应者即确认为大肠菌群细菌。
如果初发酵接种水样量为10mL、1mL、0.1mL,可直接查表求出原水样100mL中大肠菌群指数(MPN)。如果接种水样量低于上述水样量,则经下面的换算式计算。
| | | | ||||
| | | | | | ||
- (上一篇):微生物 液体培养基移种技术
- (下一篇):微生物 细菌冻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