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技术专题: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实验
更新时间:2014-02-25 浏览次数:1420
标签: 肿瘤 细胞 原代培养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可以:(1)研究癌变机理;(2)研究抗癌药检测;(3)研究癌分子生物学;(4)用于阐明和解决癌症。
详细
实验方法
- 组织块法
- 酶消化法
- 脱落细胞法
实验方法原理 | 肿瘤细胞的原代培养与正常细胞的原代培养的条件基本相似。一般常用原代细胞的基础培养基,10%血清浓度即可,在原代培养时需加入原代细胞培养的特制添加物,或原患者血清(1%-2%)以利细胞生长。用细胞生长因子如胰岛素、松、雌激素等等。也可以考虑动物媒介培养。根据细胞种类不同选用不同的促细胞生长因子。 |
---|---|
实验材料 | 瘤组织 |
试剂、试剂盒 | Hanks液 |
仪器、耗材 | 平皿 培养瓶 恒温箱 |
实验步骤 | 一、将取得的瘤组织去除脂肪、结缔组织及坏死部分。 |
其他 | 一、对肿瘤细胞系或细胞株的评价 已建成的各种肿瘤细胞系或细胞株,无疑都是可用的实验对象。近年我国已建成的肿瘤细胞系已非常多,并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根据研究者的经验,在使用这些细胞系时,应持特别审慎态度,主要是应考虑到这些细胞在长期传代中有否发生遗传性改变的可能。*,长期传代细胞系染色体核型常是不稳定的。另外也可能发生如基因突变、基因易位或缺失等变化。其结果可能导致细胞产生生物学性状上的变动。 以近年建成的各种肿瘤细胞系为例,都已传代少则几十,多则百代以上后,才确认建成了细胞系。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细胞从初代到建成时的性状仍是一致的。已如前述,癌细胞在培养中并非能很顺利地传下去,凡已长期传代的细胞系,都已获得不死性。当前尚未*确证所有癌细胞都具有不死性;因此尚难肯定在长期培养中的癌细胞的生物学性状与体内时仍*相同(包括不死性)。据上述对用癌细胞系所获实验结果应尽量做分析性的结论,避免做概括性的与体内等同的结论,外推与体内等同更是不妥的。广泛来说,应用各种较长时间培养细胞做实验时,都应如此。 根据人们的经验,肿瘤细胞在体外不易培养,建立能传代的肿瘤细胞系更为困难。当肿瘤组织或细胞初代接种培养后,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无细胞游出或移动; 2. 有细胞移动和游出,但无细胞增殖,细胞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以致难以传代; 3. 有细胞增殖,传若干代后停止生长或衰退死亡; 4. 传数代后细胞增殖缓慢,经过一段停滞期后,才又呈旺盛生长状态,形成稳定生长的肿瘤传代细胞系。 以上现象说明肿瘤细胞对体外生存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并需经过对新环境的适应才能生长,因此欲获得好的培养效果,不能局限于一般培养法,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 1. 适宜底物 把经过纯化的细胞接种在不同的底物上,如鼠尾胶原底层、饲细胞层等。 2. 生长因子 应用促细胞生长因子,向培养液中增加一种或几种促细胞生长因子。根据细胞种类不同选用不同的促生长物,常用有胰岛素、、雌激素以及其它生长因子。 为提高肿瘤细胞对体外培养环境的适应力和增加有活力癌细胞(干细胞)的数量,可采用动物体转嫁接种成瘤后,再从动物体内取出进行培养,能提高体外培养的成功率。受体动物以裸鼠。 3、动物体媒介培养方法 (1)瘤块接种:取新鲜瘤组织,用 Hanks液洗净血污,切成 1~3毫米小块,用穿刺针头吸一小瘤块,用酒精棉球擦拭动物腹部后,直接刺入皮下,注入瘤块。 (2)饲养观察,待肿瘤生长达较大体积后,剥取出瘤组织。 (3)进行体外培养。 (4)为防止失败,仍取部分瘤组织继续在裸鼠体内传代。通过裸鼠媒介接种,有活力的肿瘤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培养易于成功。
|